區塊鏈引領股票代幣化:新興市場準入工具的崛起與挑戰

robot
摘要生成中

區塊鏈時代的股票代幣化:新型市場準入工具的興起

20世紀80年代末,一位名叫納森·莫斯特的物理學家在美國證券交易平台工作。他的背景並非金融,而是來自物流行業的金屬和大宗商品運輸領域。正是這種跨界思維,讓他提出了一個創新的想法。

當時,共同基金是投資者獲得廣泛市場敞口的主要方式。然而,這種投資方式存在實時性的問題 - 投資者無法在交易日內即時買賣,只能等到市場收盤後才知道成交價格。對於習慣於實時交易個股的投資者來說,這種體驗顯得落後。

納森的解決方案是創造一種新型產品:一個能追蹤標普500指數,但可以像單一股票一樣交易的工具。這個想法最初遭到質疑,因爲它與傳統共同基金的設計初衷相悖,且缺乏相應的法律框架和明確的市場需求。

盡管如此,納森仍然堅持推進這一創新。1993年,第一只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以SPY爲代碼問世,它代表了數百只股票的綜合。這個起初被視爲小衆的產品,逐漸發展成爲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證券之一,在某些交易日甚至超過了其跟蹤的基礎股票的交易量。

如今,類似的創新正在區塊鏈領域上演。多家投資平台開始提供代幣化股票 - 基於區塊鏈技術,旨在反映特斯拉、英偉達等公司股價的數字資產。這些代幣被定位爲一種獲取價格敞口的方式,而非傳統意義上的股權所有權。

股票穿上區塊鏈新衣:代幣化的市場記憶

代幣化股票的出現引發了一些爭議。一些公司對這種做法表示擔憂,認爲它可能誤導投資者。然而,支持者認爲,這爲散戶投資者,尤其是那些難以直接進入美國股市的海外投資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投資渠道。

這些代幣由第三方創建,有些聲稱持有真實股票作爲背書,而其他則完全是合成產品。盡管在法律和金融實質上可能存在不足,但它們對某些投資者仍具有吸引力,特別是那些居住在美國以外地區的投資者。

代幣化股票的機制讓人聯想到更早的金融創新。它們提供了一種無需直接觸及基礎資產就能進行交易的方式,類似於期貨合約和期權等衍生品。

這種新型金融工具的發展軌跡可能類似於其他衍生品:最初充滿困惑和投機,隨後逐漸被主流接受,最終成爲市場基礎設施的一部分。

代幣化股票的一個獨特特點是它們能夠在傳統股票市場關閉時繼續交易,這可能導致價格與基礎股票之間出現時間差。這種特性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需要建立相應的機制來保持價格一致性。

目前,代幣化股票的底層基礎設施和監管框架仍在發展中。不同平台採用的方法各異,有些在歐洲框架下發行,有些依賴智能合約和離岸托管人。監管機構的態度也尚未明確,特別是在美國。

盡管如此,市場對這種新型投資工具的需求是顯而易見的。它們爲投資者提供了一種簡化的參與方式,特別是對那些難以直接進入傳統股票市場的投資者而言。

代幣化股票的未來發展值得關注。它們能否在市場動蕩時期站穩腳跟,以及如何在監管和技術方面進一步完善,將決定它們能否像早期的ETF一樣,從一個創新概念發展成爲主流的金融工具。

股票穿上區塊鏈新衣:代幣化的市場記憶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Blockchain解码vip
· 08-08 23:32
根据数据分析,这项创新降低了传统基金28.3%的摩擦成本
回復0
MetaverseHermitvip
· 08-08 09:53
好家伙 还有老物流人也玩金融啊
回復0
DegenDreamervip
· 08-08 05:46
早就该改了 玩基金累死
回復0
YieldHuntervip
· 08-08 05:45
从技术上讲,这和以前的庞氏骗局没有区别,只是用区块链重新包装了一下。
查看原文回復0
MetaMuskRatvip
· 08-08 05:35
老古董也玩创新啊
回復0
ProbablyNothingvip
· 08-08 05:19
物理佬带金融圈玩新花样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