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鐵腕驅逐移民》經濟學家:勞動力惡化,明年通膨率恐飆近 4% 自食惡果

robot
摘要生成中

穆迪首席經濟學家警告,川普大規模移民驅逐政策恐讓美國明年通膨飆至 4%,聯準會面臨棘手政策兩難。 (前情提要:川普預告最快下週公佈鋼鐵與半導體關稅!比特幣跌破 11.8 萬美元、以太坊失守 $4,600 ) (背景補充:美國7月PPI爆炸》比特幣插針 11.7 萬美元、川普關稅敲響通膨警鐘,聯準會9月還降息嗎? )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推動的移民驅逐行動,正把經濟推向一道隱形警戒線。穆迪 (Moody’s) 首席經濟學家 Mark Zandi 本週稍早示警,倘若美國仍維持每日平均 750 人的驅逐速度,通膨率最快 2026 年初可能逼近 4%,高於聯準會 (Fed) 目標區間。 華爾街投資人因此擔憂,美國或將重演 1970 年代的「高物價、低成長」局面。 勞動力供給收縮,物價壓力同步升溫 Zandi 說明,移民驅逐直接擠壓勞動力供給,導致企業支付更高工資爭搶人手,最終墊高生產與服務成本。他指出: 外國出生的勞動力正在下降,整體勞動力從年初以來持平。 目前成本壓力已慢慢反映在通膨數據,例如本週四美國勞工部公布的 7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大幅高於預期,其中服務成本增幅占四分之三,鮮菜及乾菜價格更跳升近 40%。 聯準會進退維谷,升息難解勞動缺口 當前通膨屬典型供應面衝擊,聯準會的傳統工具顯得捉襟見肘。Zandi 強調:「降息不會為國家帶來更多移民。」若 Fed 為控物價而升息,借貸成本上升恐壓抑投資與消費,加劇經濟放緩。 反觀若按兵不動,通膨可能脫韁。這種左右為難的局勢,讓 Fed 的決策添加更多不確定性。 政策抉擇,考驗美國經濟長期動能 移民向來支撐美國科技研發、農業與建築等產業,若供給長期受限,不只物價走升,也可能掏空創新力與生產潛能。川普政府秉持「美國優先」的政治訴求,但當政治凌駕經濟算盤,調和勞動力與物價的平衡就更為艱難。 接下來,華盛頓須在保護本土勞工與維持經濟活力之間找到兼顧方案,否則通膨與成長雙重壓力,恐成未來數年揮之不去的陰雲。 眼前,市場等待 Fed 九月會議給出方向;長遠來看,移民政策若無「理性轉折」,Zandi 預估的 4% 通膨或許只是開端。這場人力與物價的拔河,正決定美國下一個經濟周期的走向。 相關報導 哈佛大學領銜,哪些美國知名大學在押注加密貨幣? 準勞動統計局長:建議暫停美國非農就業月報,華爾街一面倒反對:自尋死路 韓裔美國人 Tom Lee,讓「幣股」的風也吹到了韓國 〈川普鐵腕驅逐移民》經濟學家:勞動力惡化,明年通膨率恐飆近 4% 自食惡果〉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

TRUMP1.51%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