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從跨鏈橋到L2,Orbiter的轉型有哪些戰略考量?
最近,Tiger Research 發佈了一篇關於跨鏈橋Orbiter Finance的深度研究報告,列舉了其在主流 layer2 資產跨鏈中的超高市場佔有率數據情況,並提到 Orbiter 正在做從跨鏈橋到 Vizing layer2 鏈的戰略轉型。問題來了,既然跨鏈橋的「生意模式」還不錯,為何還要野心勃勃搞 layer2 鏈呢?來,我來試著解讀下:
1)自打以太坊定了 rollup-centric 的 layer2 擴展大戰略後,「跨鏈橋」作為連接各個 layer2 消息通信和資產互通的關鍵組件服務,就成了重中之重。
但由於以太坊定義的原始跨鏈路徑基本為,L2——>L1——>L2,再加上 OP-Rollup 存在的 7 天挑戰期時間窗口,若 A layer2 鏈要往 B layer2 鏈轉一筆資產,除了 2 筆較大的主網和 layer2 之間的跨鏈 Gas 費要承擔外,還有較長時間的資金鎖定時間成本。
如此這般,使得大部分 layer2 之間的資產跨鏈,要麼依賴中心化 CEX 的提幣中心化解決方案,要麼就如 Orbiter、Hop Protocol、Wormhole 等鏈上第三方跨鏈橋協議。
這正是為何,報告中所說 Orbiter Finance 能在這一輪 layer2 擴張中保持領先的關鍵,按照數據披露,其市場佔有率大致為 40%,且引起獨特的 Maker 機制,一家幾乎獨佔了跨鏈橋市場 70% 的利潤。這些數據能側面印證 Orbiter 在跨鏈橋賽道的成功之處。
2)但坎昆升級後,layer2 市場一度呈百花齊放的局面,以 OP-Rollup 和 ZK-Rollup 為主的兩大陣營持續縱向擴張,不停推進自己的技術棧和生態系統,比如,OP Stack 就在其基礎上發展了包括 Base 等在內的數十條新 layer2 作為其 Superchain 大戰略的一份子。
然而,無論是 OP Stack 還是 ZK Stack 都在埋頭髮展各自所屬的封閉生態,雖然羽翼逐漸豐滿,但越來越呈現諸侯割據式的發展態勢,這導致 layer2 流動性的進一步分散和用戶體驗的始終割裂。
此種情況下,@VitalikButerin多次出來呼籲希望 layer2 能夠提升可交互操作性,並推出了 Helios 輕客戶端來加速 layer2 之間的去信任化和互操作性。而且還有諸多包括@ParticleNtwrk、@ProjectZKM 等鏈抽象和 ZK 技術服務方也都通過第三方可交互操作層的介入,來幫助以太坊 layer2 生態統一流動性。
這意味著,以太坊 layer2 大生態的 Endgame 一定會構建一致的可交互操作層,也就說,如果 Orbiter 等跨鏈橋如果滿足於當前的「生意模式」,最終可能會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3)因此,不難理解 Orbiter 為何要變被動為主動,推出 Vizing layer2 擴展方案,以專供 layer2 多鏈之間實現安全、低成本的資產無縫交互。
正如上文所言,其他 layer2 都是諸侯割據發展策略,而擺在 Vizing 面前恐怕只有「連橫」策略一條路可以走了。為此,Vizing 鏈主要構建了三大核心特性:
1、Vizing Account Abstraction (VAA):讓用戶能用單一賬戶管理多個 Layer2 網絡,大幅簡化用戶體驗,類似於鏈抽象服務提供的賬戶統一抽象服務;
2、Vizing Environment Layer (VEL):為開發者提供統一的跨鏈開發環境,降低生態建設門檻,相當於一種統一跨鏈通信標準,先統一好標準,再推進生態發展;
3、Rollup 之間的跨鏈信息通信:減少對以太坊 L1 的依賴,要適配各個不同的 layer2 Rollup 鏈,用統一標準化的接口和它們進行信息傳遞互通,繼而為高效、去中心化的 layer2 間資產互通提供條件;
以上。
總的來說,在 layer2 不可避免走向跨鏈互操作性統一的趨勢大前提下,Orbiter 選擇主動「革命」自身,推進一條更具野心和想象空間的 layer2 可交互操作共享層戰略。
況且,隨著以太坊生態後續 ZK-SNARKs 化等後續 Roadmap 的落定,包括預期中的 Beam Chain 網絡升級計劃等等,都指向一個統一的 layer2 互通大生態,在此之前,誰能為 layer2 的 Omini 全鏈可交互操作性真正貢獻價值,將直接影響後續其在以太坊生態中的生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