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啓動!
分享你對 $ERA 項目的獨特觀點,推廣ERA上線活動, 700 $ERA 等你來贏!
💰 獎勵:
一等獎(1名): 100枚 $ERA
二等獎(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獎(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參與方式:
1.在 Gate廣場發布你對 ERA 項目的獨到見解貼文
2.在貼文中添加標籤: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貼文字數不低於300字
3.將你的文章或觀點同步到X,加上標籤:Gate Square 和 ERA
4.徵文內容涵蓋但不限於以下創作方向:
ERA 項目亮點:作爲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ERA 擁有哪些核心優勢?
ERA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保障代幣的長期價值及生態可持續發展?
參與並推廣 Gate x Caldera (ERA) 生態周活動。點擊查看活動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歡迎圍繞上述主題,或從其他獨特視角提出您的見解與建議。
⚠️ 活動要求:
原創內容,至少 300 字, 重復或抄襲內容將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標籤。
每篇文章必須獲得 至少3個互動,否則無法獲得獎勵
鼓勵圖文並茂、深度分析,觀點獨到。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20日 17
區塊鏈行業應回歸價值創造 警惕純投機陷阱
青年的智慧、富足、強大、獨立、自由和進步,直接關係到國家的前途。這句話出自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寫於1900年百日維新失敗後的反思中。梁啓超將國家的希望寄托在年輕人身上,認爲青年如何看待世界、行事和判斷,將決定國家的未來。
長期以來,我們似乎忽視了對自身精神的審視。國家發展迅速,機遇處處,人們專注於賺錢,將其視爲首要目標,鮮有時間深入思考。判斷事物價值的標準往往局限於經濟收益,人們習慣用財富多寡來劃分社會。精神層面的富足逐漸被視爲清高、不合羣或脫離實際。即便在撰寫這篇文章時,我也感到底氣不足,因爲大多數時候,我也在努力融入主流,試圖"接地氣"。
在區塊鏈行業,尤其是加密貨幣領域,這種現象更爲嚴重。"幣圈一天,人間一年"的說法形象地描述了這個行業的快節奏。在這裏,人們幾乎沒有思考的時間,一切都圍繞着"賺錢"展開。許多人爲炒幣而辭職,或加入區塊鏈公司,甚至發行自己的代幣。這些行爲的根源在於加密貨幣市場的暴利效應,動輒幾百倍、幾千倍的回報率。然而,這些是否真實可靠?這種氛圍會對正在形成價值觀和方法論的年輕人產生何種影響?年輕人容易被金錢誘惑,尤其是當財富似乎唾手可得時。
某些業內人士甚至總結出一套獲取財富、割韭菜、收智商稅的方法論,而被割的人仍然盲目崇拜。現在,加密貨幣圈中的社群、社區、IP等概念已經偏離了原本的含義,大多成爲培育新韭菜或再割一波老韭菜的工具。
誠然,打造個人IP、組建技術團隊等策略在互聯網領域頗爲常見。許多人迷戀於建立社群和個人IP,導致大量媒體和公衆號湧現。這種現象讓人聯想到《烏合之衆》一書,該書描述的羣體無意識決策狀態在加密貨幣圈中表現得尤爲明顯。在這樣的環境中,集體決策往往受到少數"大佬"的影響,導致後續的代投和接盤行爲自然而然地發生。這種社群真的有價值嗎?有人可能認爲自己不會成爲最後的接盤俠,但能保證每次都不是嗎?即使所謂的"大佬"們也無法做到這一點。
因此,我們需要反思:我們所做的事情是否爲社會和行業帶來了價值和進步?我們應該引導年輕人創造價值、推動進步,而不是將賺錢作爲唯一的標準。面對任何區塊鏈項目,我們首先應該詢問它能帶來什麼價值。炒作需要熱點,但不一定需要實際價值。對於熱門項目,我們應該冷靜思考,除了投機和炒作,它還有什麼實際作用?
我們的發展已經很快了,現在需要放慢腳步。我們應該專注於攻克技術難關,努力讓中國在開源公鏈領域佔據主導地位。我們應該致力於打造生態系統,讓區塊鏈爲實體經濟賦能,而不是消耗資源。我們應該培養年輕一代正確的價值觀,這樣才能爲區塊鏈行業和國家的未來帶來希望。
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成爲老師、IP、社群運營者、加密貨幣交易員、投資者或作家。找準自己的定位,踏實工作,終會迎來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