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社交新挑戰:人身證明與身分驗證的創新方案

robot
摘要生成中

探索Web3社交的未來:人身證明和用戶身分問題

在2017年,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去中心化社交網絡面臨三大挑戰:用戶獲取與留存、個人信息處理以及廣告模式。他們認爲,由於現有科技巨頭的規模優勢,這些問題似乎難以克服。

然而,隨着時間推移,這些"不可能"的挑戰正在被逐步解決。本文將探討去中心化社交(DeSo)領域的新思路如何應對用戶身分這一關鍵問題。

探索Web3社交的未來(二):人身證明和密碼學技術解決用戶身分問題

社交媒體的用戶身分困境

現代社交媒體面臨着嚴重的機器人問題。雖然平台有責任維護言論自由,但當涉及到大量非真實用戶時,情況就變得復雜了。機器人已被證實對公共討論產生重大影響,從幹預選舉到影響公衆對重大事件的看法。

對於強調匿名性和隱私的去中心化社交平台來說,如何在人工智能高度發達的時代convincingly證明帳戶真實性,成爲一個棘手的問題。

簡單採用傳統KYC協議的方法會立即遇到隱私問題。用戶爲何要信任平台來保存敏感個人數據?因此,用戶身分問題的核心在於如何平衡真實性驗證與隱私保護。

生物識別認證方案

在解決"人格證明"問題上,某項目提出了一種直接的方案:使用視網膜掃描創建生物識別證明,證明用戶是人類而非機器人,並據此生成認證令牌。該項目聲稱使用零知識證明來確保生物識別數據的安全存儲。

該方案認爲,隨着AI在社會中的作用日益增強,有必要以保護隱私和去中心化的方式區分人類和機器人。通過視網膜掃描,用戶可獲得一種"數字護照",爲未來基於加密貨幣的全球基本收入和新型民主治理機制奠定基礎。

然而,盡管該項目強調其隱私保護措施,仍然存在諸多爭議。有報道稱認證憑證被盜售,也有人質疑其在發展中國家的數據收集行爲。此外,使用專用硬件進行生物識別也引發了更廣泛的擔憂。

探索Web3社交的未來(二):人身證明和密碼學技術解決用戶身分問題

社會擔保方法

另一種解決方案是採用社會擔保方法。基本原理是,如果多個已驗證的人類用戶爲某人作保,那麼這個人很可能也是真實用戶。關鍵在於設計合理的激勵機制來最大化"人類驗證"。

例如,某項目要求用戶提交個人信息和押金,由已在系統中的用戶爲其作證,並設置挑戰期。如有質疑,將提交去中心化仲裁。其他項目也採用類似方法,利用社交圖譜進行身分驗證,如視頻通話驗證、持續驗證碼遊戲等。

這些基於社交驗證的方案相比生物識別方案,似乎不那麼具有侵入性。某些方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匿名性,不需要大量個人數據共享。

人類身分驗證的未來

隨着AI技術的進步,設計新型人類身分證明機制變得越來越重要,不僅關係到普遍基本收入等激勵措施,更是未來社交網絡治理的關鍵。

然而,從數據隱私到流程侵入性,再到驗證有效性,這個過程涉及諸多權衡。有觀點認爲,可能沒有完美的單一解決方案,而是需要採用混合路徑:以生物識別爲基礎啓動,長期過渡到更多基於社交圖譜的方法。

展望未來,這一領域需要更多的流程、代碼和數據透明度。只有真正做到去中心化和隱私保護,才能構建符合加密貨幣初衷的社交網絡基礎。

探索Web3社交的未來(二):人身證明和密碼學技術解決用戶身分問題

DESO0.6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9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半仓就跑vip
· 07-24 01:31
通透啊,一顿操作猛如虎
回復0
夹子检测者vip
· 07-24 01:10
谁还在玩死磕隐私那一套
回復0
链上老中医vip
· 07-23 14:46
认证搞得这么复杂干嘛?
回復0
GasWastingMaximalistvip
· 07-23 02:18
人手一个NFT 凭啥证明身份
回復0
BearWhisperGodvip
· 07-21 04:54
这套身份验证谁敢信啊?
回復0
无情哈拉vip
· 07-21 04:45
生物识别太侵犯隐私啦吧
回復0
TokenSherpavip
· 07-21 04:44
实际上,社会权益证明模型并没有有效扩展……让我引用3个之前DAO的实证数据
查看原文回復0
盲盒恐惧症vip
· 07-21 04:38
总感觉身份认证都在割韭菜
回復0
空投自助餐vip
· 07-21 04:35
主打一个社会担保不靠谱~
回復0
查看更多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