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那天刷推刷一條 @OpenledgerHQ 的更新,我一口氣看了三遍,內心一邊喊“這也太瘋狂了吧”,一邊嘴角忍不住往上揚。😎
♾1500+ 合約日均部署?
你沒看錯,是每天都有上千個新合約在 OpenLedger 上落地開花,像極了春天播種的農民,只不過這次播種的是 AI代理:有的在搞醫療診斷,有的在玩金融策略,還有的直接下場做遊戲策劃。
以前我們幻想 AI 改變世界,現在人家開始批量上鏈,直接開工!✈️
原本我以爲這只是“多幾個合約”的事,直到我看到它背後的技術堆棧:OP Stack + EigenDA ——說白了,就是既快又便宜,輕鬆承壓2218萬筆交易壓力測試,根本不帶喘氣的。
💠看得我在心裏直鼓掌:
這是真正爲 AI 設計的鏈,不是那種“沾個AI的邊然後狂發token”的僞AI項目,而是從底層結構就考慮好了高並發、低成本這些核心需求的“專用型選手”。
😆但最讓我破防的,是那個叫 PoA(Proof of Attribution,歸屬證明)的設計。簡單說就是:誰的數據貢獻多,誰就拿得多,清清楚楚寫在鏈上。
還記得之前醫療AI亂搞,診斷錯了沒人背鍋?在這裏,模型在推理時每條數據的作用都會被鏈上記錄,誰讓AI“學會”判斷的,一查就知道。
更絕的是,模型一旦被人調用付費,收益就按數據貢獻比例分發,完全自動化,碼都不用寫一行,直接躺着領錢。
你是不是突然意識到:
“我不是給AI打工的苦命人了,我是數據的股東。”
就連我最擔心的“有人復制模型賺快錢”問題也被考慮到了,OpenLedger通過模型托管+API化訪問,避免“復制粘貼賺第一桶金”的割韭菜模式,真的爲長期生態打基礎。
老實說,很多Web3項目做的是技術,OpenLedger做的更像是一場“生產關係革命”——它不是在發明新工具,它是在重新定義“誰該從AI的成功中獲利”。
從“用戶喂數據,平台賺錢”,到“你出數據,你分錢”。
這不就是 AI 時代的“數據確權”嗎?
所以我越來越覺得,OpenLedger 並不是在造一條鏈,而是在構建一個新世界——一個 數據貢獻者當家作主的經濟系統。
你我都說過“AI會改變世界”,但從沒想過自己能成爲那個“讓AI變聰明”的人,並從中獲得回報。
這一次,OpenLedger 真有可能讓這個夢想成爲現實。
這不是AI的工具革命,這是我們——普通人——在AI時代真正參與、真正受益的一次革命。
#OpenLedger # PoA #KaitoAI # kaito @Kait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