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Web3項目價值注入與持續建設:超越VC幣和Meme幣
用戶既不想要VC幣,也不想要meme幣,那麼用戶要什麼?
1. 前序
近期VC幣和meme幣現象引發了行業內廣泛思考。不僅普通投資者,許多知名人士也在探討解決方案。例如,在何一主持的閨蜜幣討論中,Jason(陳劍)提出了如何解決項目團隊上幣後躺平的問題。幣安CEO趙長鵬最近發表的《代幣發行的瘋狂想法》也在尋找相關問題的解決之道。
真正致力於項目開發的團隊都希望市場能夠獎勵真正的貢獻者,而不是讓龐氏騙局、投機者等擾亂行業發展並獲取不當利益。
本文將以VC幣和meme幣爲案例進行分析。
2. VC幣的前生今世
VC幣的出現有其歷史原因。盡管現在看來存在不足,但它在早期發揮了重要作用,許多重要項目都有VC參與。
2.1 2017年ICO的亂象 - 羣魔亂舞
2017年是區塊鏈領域首次代幣發行(ICO)爆發的關鍵年份,據統計當年ICO融資額超過50億美元。當時的情況可以用"羣魔亂舞"來形容。只要一個項目宣布ICO,有人站臺,白皮書寫得好,很快就會被搶購一空。人們的狂熱程度令人咋舌。
ICO爆發的主要原因包括:
這一時期出現了一些經典案例:
以太坊:雖然ICO在2014年就進行了,但2017年其智能合約平台被廣泛用於新項目的ICO。如今已發展成爲加密世界的第二大項目。
EOS:通過爲期一年的分階段ICO籌集了近43億美元,創下當年最大ICO紀錄。但現在幾乎銷聲匿跡,原因包括技術路線選擇不當和對市場需求把握不足。
TRON:2017年進行ICO,籌集了大量資金。盡管早期存在爭議,但後續發展迅速。從某種程度上看,相比那些跑路的項目,孫宇晨做得還不錯。他對市場需求的把握相當精準,例如波場穩定幣的收益。
FIL:2017年成功籌集超過2.5億美元,其分布式存儲概念受到廣泛關注。創始團隊陣容強大。這個項目目前還難以評判成功與否,其健康發展仍存疑問。
非經典案例數量更多,影響可能更大,這也是VC幣產生的一個重要歷史原因。
ICO暴露出的主要問題:
監管缺失:導致投資者面臨高風險。詐騙和龐氏騙局比比皆是。
市場泡沫:大量項目短期內籌集巨額資金,但許多缺乏實際價值或描述的場景不可實現。
投資者教育不足:普通投資者難以判斷項目質量,容易做出錯誤決策。
2.2 VC的進入與信譽背書
面對ICO的亂象,風險投資(VC)首先站出來解決問題。VC通過自身的信譽和資源,爲項目提供了更可靠的支持,幫助減少了早期ICO帶來的諸多問題。同時也起到了幫助用戶篩選項目的作用。
VC的主要作用:
替代ICO的草根融資缺陷
賦能項目生態
推動行業合規化
總的來說,VC在Web3項目的成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過資金、資源、信譽和戰略指導,幫助項目克服了早期ICO面臨的諸多挑戰,也間接幫助大衆完成初步篩選。
2.3 VC幣的問題
VC幣在後期也開始呈現出一系列局限性,主要體現在:
利益衝突:VC可能推動項目過度代幣化或優先服務自身投資組合。
無力解決後續項目發展問題。
與項目方合謀欺騙散戶(部分項目和VC存在這種操作,大品牌VC相對較好)。
VC機構只完成早期投資與獲利退出環節,對項目後期發展缺乏義務和能力。VC幣的主要問題是項目方上市後缺少持續建設動力,VC和項目方可能上幣後就套現跑路。這種現象使散戶對VC幣很痛恨,但本質還是項目缺乏有效監督與管理,尤其是資金與成果匹配的問題。
3. 銘文的Fairlaunch與memecoin現象
2023年爆發的銘文與Fairlaunch,2024年爆發的memecoin的pumpfun模式,都揭示了一些現象,也暴露了一些問題。
3.1 銘文的爆發與Fairlaunch
2023年,區塊鏈領域出現了兩個顯著趨勢:銘文(Inscriptions)技術爆發和Fair Launch(公平啓動)模式普及。這兩種現象均源於對早期融資模式(如ICO和VC壟斷)的反思。在銘文領域,大部分VC表示沒有機會在一級市場參與,即使二級市場也不敢大規模投資。這反映了用戶與社區對去中心化和公平性的追求。
銘文首先在比特幣區塊鏈上爆發,以BRC20爲代表,產生了ORDI、SATS等重要銘文。銘文爆發的原因包括:比特幣生態創新需求、用戶對抗審查和去中心化需求、低門檻與財富效應、對VC幣的反抗、公平發射的吸引力。
銘文也產生了一些問題:
僞公平性:衆多參與地址可能是少數機構或大戶僞裝的。
流動性難題:銘文在比特幣主網使用存在較大交易成本和時間成本。
價值流失:打造銘文產生的巨額手續費被礦工拿走,沒有爲Token生態閉環賦能。
應用場景問題:銘文沒有解決Token持續發展問題,缺乏"有用"的應用場景。
3.2 Pumpfun的爆發與memecoin現象
Meme起源較早,是一種文化現象。2024年,基於Solana鏈的Pump.fun平台迅速崛起,成爲memecoin發行的核心陣地。該平台通過簡單完整的代幣服務流程(ICO+LP+DEX)和投機炒作機制,使memecoin在2024年產生較大影響。Pumpfun的重要貢獻是將Token發行、構建流動池、上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三個分離服務組成一個完整閉環。
早期pumpfun上的Token上dex比例(業內稱爲畢業率)很小,只有2%-3%,說明早期娛樂功能高於交易功能,符合meme特點。但後來高峯期,Token畢業率經常到20%以上,變成了純粹的炒作機器。
memecoin的主要問題:
系統性欺詐與信任崩塌:據Dune數據,Pump.fun上約85%的代幣爲騙局,創始人平均套現時間僅2小時。
虛假宣傳泛濫:項目方僞造KOL站臺、僞造交易量。
市場生態扭曲:memecoin佔用大量鏈上資源,擠壓正常項目發展空間。
memecoin從早期娛樂功能,發展到中晚期PVP(Player versus Player),後期發展成PVB(Player versus Bot),成爲少數專家收割散戶的工具。memecoin一直沒有有效的價值注入是個嚴重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memecoin最終會走向沒落。
4. 用戶或市場要什麼樣的項目?
通過回顧Web3項目發展歷史,我們理解了VC幣產生的歷史原因和優缺點,同時也分析了銘文和pumpfun推動的memecoin現象。它們都是行業發展的產物,通過這些分析,我們看到目前web3項目發展中還存在一些關鍵問題。
4.1 對存在問題的總結
當前Web3項目的主要問題:
項目缺乏持續建設動力,早期獲得過多資金,持有代幣用戶和後續建設缺乏持續獎勵。
PVP問題嚴重,真正的公平發射更受青睞,但上dex後仍是比拼速度。
解決方案:
項目管理:限制項目方或VC過早獲得大量資金,在監管下使用資金,或將資金分配給做出貢獻的團隊。
持續外部價值注入:解決PVP問題,獎勵中長期Token持有者與建設者。支持真正要建設的項目方,讓Token持有者有中長期增長預期,降低早期套現跑路問題。
4.2 項目的不同利益相關方與不同環節的管理問題
Web3項目中利益相關方包括項目團隊、投資方、基金會、用戶與社區、礦工、交易所、做市商等。需要用經濟模型規劃各階段對不同利益相關方的Token分配與貢獻激勵。
(1) Token發行 數字貨幣發行方式多樣,主要目的是籌集資金和分發給使用者。
(2) Token流通與管理 Token流通中因需求不足和管理手段有限造成問題。管理方式包括交易功能、Staking、成員門檻、應用消費等。
(3) 項目治理 Web3項目通過共識機制和經濟模型設計直接控制。社區治理機制是對經濟模型不擅長領域的職能補充。結合DAO與基金會模式可更好完成資金與生態管理,提供彈性空間和透明度。
4.3 如何長期的項目建設(價值捕獲與價值注入)
如果不配合技術和應用創新,當前行業內項目依靠喊單模式難以持續。pumpfun提供了一個可參考框架,但缺少Token賦能(價值捕獲與注入)環節。
價值捕獲與外部價值注入是Web3經濟模型的兩大支柱,前者關注留存,後者關注引入。核心挑戰在於平衡短期激勵與長期價值,避免陷入"紙上模型"與龐氏循環。
5. Crypto前兩次牛市的分析以及下一次爆發的可能性分析
5.1 2017年的ICO狂潮
2017年區塊鏈領域牛市的主要原因:
ICO熱潮:以太坊ERC-20標準降低發幣門檻,大量項目通過ICO融資。
比特幣分叉與擴容爭議:引發對比特幣稀缺性和技術演進的關注。
以太坊智能合約生態崛起:吸引開發者湧入,DeFi概念萌芽。
全球流動性寬松與監管空白:低利率政策導致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