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ypto項目方的社區建設困境在當前加密貨幣市場中,許多新項目都面臨着一個共同的挑戰:代幣上線後立即破發。爲了應對這一問題,一些項目方採取了各種策略,如提前控制籌碼、鎖定空投等。然而,這些做法反映出項目方將自身社區等同於代幣賣盤的潛在思維。這種現象引發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爲何項目方辛苦構建的社區最終成爲了賣盤而非買盤?如果社區只是賣盤來源,那麼項目方爲何還要投入大量精力去建設它呢?實際上,許多項目方對社區的理解存在偏差。他們建設社區的動機往往是爲了滿足交易所上幣要求,而非出於真正的社區價值考慮。這導致"社區"被簡化爲一串冷冰冰的數字指標,如成員數量和增長速度。爲了快速達成這些指標,市場上出現了一套成熟的增長策略。這些策略通過各種任務平台和營銷工具,利用"零門檻參與"、"空投零擼"等概念吸引大量用戶。然而,這種方法吸引來的多是以獲取空投爲主要目的的"擼毛黨",而非真正關心項目發展的支持者。如果項目的目標僅僅是快速上幣然後退出,這種策略確實高效且直接。但這也直接導致了社區成爲賣盤而非買盤的根本原因。從一開始,項目方對社區的定位和增長策略就決定了最終結果。項目方尋求這些用戶來刷數據,而用戶參與的目的是通過提供數據來獲取空投。雙方都清楚彼此的真實意圖,卻都心照不宣。對項目來說,這些分發出去的代幣本質上是債務,是爲用戶提供數據的成本,而非資產。因此,當代幣正式發行時,這些空投自然而然地轉化爲賣盤。這種結果實際上是項目方最初社區建設策略的必然產物。
Crypto項目方的社區困境:賣盤源頭與增長策略誤區
Crypto項目方的社區建設困境
在當前加密貨幣市場中,許多新項目都面臨着一個共同的挑戰:代幣上線後立即破發。爲了應對這一問題,一些項目方採取了各種策略,如提前控制籌碼、鎖定空投等。然而,這些做法反映出項目方將自身社區等同於代幣賣盤的潛在思維。
這種現象引發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爲何項目方辛苦構建的社區最終成爲了賣盤而非買盤?如果社區只是賣盤來源,那麼項目方爲何還要投入大量精力去建設它呢?
實際上,許多項目方對社區的理解存在偏差。他們建設社區的動機往往是爲了滿足交易所上幣要求,而非出於真正的社區價值考慮。這導致"社區"被簡化爲一串冷冰冰的數字指標,如成員數量和增長速度。
爲了快速達成這些指標,市場上出現了一套成熟的增長策略。這些策略通過各種任務平台和營銷工具,利用"零門檻參與"、"空投零擼"等概念吸引大量用戶。然而,這種方法吸引來的多是以獲取空投爲主要目的的"擼毛黨",而非真正關心項目發展的支持者。
如果項目的目標僅僅是快速上幣然後退出,這種策略確實高效且直接。但這也直接導致了社區成爲賣盤而非買盤的根本原因。
從一開始,項目方對社區的定位和增長策略就決定了最終結果。項目方尋求這些用戶來刷數據,而用戶參與的目的是通過提供數據來獲取空投。雙方都清楚彼此的真實意圖,卻都心照不宣。對項目來說,這些分發出去的代幣本質上是債務,是爲用戶提供數據的成本,而非資產。
因此,當代幣正式發行時,這些空投自然而然地轉化爲賣盤。這種結果實際上是項目方最初社區建設策略的必然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