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擬貨幣司法處置引發爭議:深圳中院文章解讀與專業觀點分析近日,人民法院報發布了一篇題爲《刑事涉案虛擬貨幣處置:挑戰、創新與司法擔當》的文章,作者來自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該文引發了法律界和區塊鏈行業的廣泛討論。文章首先介紹了虛擬貨幣的基本概念、特點和交易方式,並引用了相關監管政策來說明虛擬貨幣在國內缺乏合法交易平台和評估規則。作者指出,由於虛擬貨幣的特殊性,在司法實務中處理相關刑事案件面臨諸多挑戰,如傳統查凍扣手段難以適用、價值認定和處置變現存在困難等。值得注意的是,文章提到司法實踐中普遍承認虛擬貨幣具有財產屬性。然而,這一觀點在業內存在爭議。實際上,目前民事司法實踐中,法院普遍不受理涉及虛擬貨幣的投資糾紛或借貸糾紛案件。文章還介紹了深圳市福田區在涉案虛擬貨幣保管方面的做法,並提出了一種處置方案:在相關部門備案後,委托第三方機構在境外合規交易所進行變現,再將資金轉入法院開設的外匯帳戶。對於危害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虛擬貨幣,作者建議將其銷毀。然而,這些建議在實踐中可能面臨諸多障礙。首先,根據現行政策,境內機構不得從事虛擬貨幣和法幣的兌換業務,也不得在經營範圍中包含相關內容。其次,法院直接開立外幣帳戶收取境外虛擬貨幣處置款的可行性存疑。目前,涉案虛擬貨幣的處置主要由公安機關負責,即使在法院判決生效後也是如此。如果要改變這一現狀,可能需要法院自行保管涉案虛擬貨幣,或在處置時由法院與處置機構直接籤約委托。對於銷毀隱私幣的建議,有觀點認爲這可能反而會導致市場上流通的隱私幣增值,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相比之下,在境外進行處置變現可能是更爲可行的方案。總的來說,涉案虛擬貨幣的處置問題之所以復雜,主要是因爲國內政策禁止虛擬貨幣與法幣的兌換業務。如果未來相關政策能夠調整,允許國內存在合規的虛擬貨幣持牌機構,那麼涉案虛擬貨幣的司法處置將會變得更加簡單和明確。
深圳中院探討涉案虛擬貨幣處置新方案 引發法律爭議
虛擬貨幣司法處置引發爭議:深圳中院文章解讀與專業觀點分析
近日,人民法院報發布了一篇題爲《刑事涉案虛擬貨幣處置:挑戰、創新與司法擔當》的文章,作者來自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該文引發了法律界和區塊鏈行業的廣泛討論。
文章首先介紹了虛擬貨幣的基本概念、特點和交易方式,並引用了相關監管政策來說明虛擬貨幣在國內缺乏合法交易平台和評估規則。作者指出,由於虛擬貨幣的特殊性,在司法實務中處理相關刑事案件面臨諸多挑戰,如傳統查凍扣手段難以適用、價值認定和處置變現存在困難等。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提到司法實踐中普遍承認虛擬貨幣具有財產屬性。然而,這一觀點在業內存在爭議。實際上,目前民事司法實踐中,法院普遍不受理涉及虛擬貨幣的投資糾紛或借貸糾紛案件。
文章還介紹了深圳市福田區在涉案虛擬貨幣保管方面的做法,並提出了一種處置方案:在相關部門備案後,委托第三方機構在境外合規交易所進行變現,再將資金轉入法院開設的外匯帳戶。對於危害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虛擬貨幣,作者建議將其銷毀。
然而,這些建議在實踐中可能面臨諸多障礙。首先,根據現行政策,境內機構不得從事虛擬貨幣和法幣的兌換業務,也不得在經營範圍中包含相關內容。其次,法院直接開立外幣帳戶收取境外虛擬貨幣處置款的可行性存疑。
目前,涉案虛擬貨幣的處置主要由公安機關負責,即使在法院判決生效後也是如此。如果要改變這一現狀,可能需要法院自行保管涉案虛擬貨幣,或在處置時由法院與處置機構直接籤約委托。
對於銷毀隱私幣的建議,有觀點認爲這可能反而會導致市場上流通的隱私幣增值,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相比之下,在境外進行處置變現可能是更爲可行的方案。
總的來說,涉案虛擬貨幣的處置問題之所以復雜,主要是因爲國內政策禁止虛擬貨幣與法幣的兌換業務。如果未來相關政策能夠調整,允許國內存在合規的虛擬貨幣持牌機構,那麼涉案虛擬貨幣的司法處置將會變得更加簡單和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