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解讀Runes協議的底層設計機制與局限性### 1. Runes(符文)概述過去一年,web3領域最受關注的熱點無疑是銘文生態的爆發。其起源可追溯至Ordinals協議,該技術爲比特幣上的每個聰賦予唯一序號。Ordinals的核心開發者casey早在去年9月就提交了Runes協議的基礎代碼,但一直未正式上線。這導致一些項目提前分叉該代碼,發行了如RunesAlpha等協議。盡管存在爭議,但短短數月內數億美元的市值增長也展現了Runes協議的巨大潛力。官方版本的Runes協議預計將於2024年4月20日左右在比特幣主網正式上線。這意味着項目方、錢包提供商以及NFT/FT交易平台將面臨一個重大挑戰:如何在沒有測試網的情況下直接適配主網。本文將系統梳理Runes項目的底層字段演變,幫助讀者從根本上理解Runes與Brc20、Arc20等FT協議的區別,以便理性評估和參與。### 2. 比特幣鏈上數據記錄方式比特幣上主要有兩種將鏈下數據附加到鏈上的方案:銘刻和蝕刻。#### 2.1 蝕刻基礎原理Runes採用的是蝕刻技術,這是一種直接將信息記錄到鏈上的方法。具體來說,是將數據寫入比特幣UTXO(未花費交易輸出)的op-return字段中。這一功能始於2014年Bitcoin Core客戶端0.9版本。OP_RETURN創建了一種可驗證但不可消費的輸出,允許數據存儲在區塊鏈上。在比特幣區塊瀏覽器中,可以輕鬆看到交易中附加的op-return信息。例如,一個交易的輸出#3可能是一個封閉的圓形矩形,表示它不能被再次轉移或消費。這就像交易的備注區,永久保存在比特幣的存儲空間中,可通過交易哈希索引找到。#### 2.2 銘刻基礎原理Ordinals/brc20等協議將元數據嵌入到交易的見證數據中。這一過程通過隔離見證和"向Taproot支付"(P2TR)方式實現,包括提交和揭露兩個階段,需要兩筆交易完成。P2TR是比特幣2021年Taproot升級引入的交易輸出類型,允許更私密地存儲不同交易條件。具體來說,P2TR地址使用腳本哈希生成,在花費時提供真實腳本(包含銘文數據)。因此,上傳銘文數據需要先生成一個支付到此腳本生成的P2TR地址的UTXO(提交交易),然後在花費這個UTXO時,在見證腳本中提供真實腳本,從而將銘文數據上傳到鏈上(揭露交易)。Ordinals協議規定,銘文在完成這兩筆交易後,綁定到第一個輸入的第一個聰上。#### 2.3 兩種數據上鏈方案對比蝕刻:- 優點:邏輯簡單直觀,交易成本低,不佔用全節點內存池。- 缺點:受80字節長度限制,需高度壓縮數據編碼。銘刻:- 優點:幾乎不限制大小,具有一定隱私保護能力,支持多種玩法(如時間鎖、工作量證明)。- 缺點:需要兩次上鏈交易,最終成本較高,對全節點內存池壓力大。### 3. Runes底層設計解析#### 3.1 Runes 0.11版本早期Runes協議字段分爲三部分:edicts(資產轉移信息)、etching(資產部署信息)和burn(銷毀)。當op_Return中的信息解碼後呈現正確格式的edicts信息時,鏈下解析器會計算用戶資產的轉移情況,output字段指定轉移目標。etching內容定義了資產部署的主要信息。與ERC721相比,主要區別在於limit和term字段限制了鑄造數量和可鑄造區間。這反映了銘文、符文項目與以太坊智能合約發行資產的根本差異。由於缺乏鏈上智能合約驗證,銘文協議統一定義了資產發行和用戶參與鑄造的方式,以實現公平發射。#### 3.2 Runes 0.18版本最新版Runes協議字段分爲四個方面:1. edicts:定義資產轉移方向,新增pointer參數用於修改默認轉移方向,以適應多種Runes資產同時轉出的情況,降低編碼量和交易成本。2. Mint:新增字段,限制一筆交易只能鑄造一個資產,平衡了技術型和普通用戶的起跑線。3. etching:資產部署方式發生重大變化。主要改動包括: - 資產ID改爲字符串形式,節省編碼空間。 - terms字段引入height和offset參數,允許發行方指定鑄造起止點。 - cap參數控制總鑄造次數。 - 引入名字長度釋放規則,控制稀缺資源。 - 採用銘刻技術(commit和reveal)進行部署,提供隱私保護。4. turbo:新增字段,爲未來協議層變更預留。### 4. Runes新版協議評價優點:- 貼合市場需求,解決了銘文生態中劣質資產橫行的問題。- 嵌入Ordinals協議,具備現成用戶基礎。- 作爲FT協議,彌補了Ordinals在市場運作方面的不足。- 採用op_Return記錄鏈上數據,提供靈活的帳本能力和較高安全性。缺點:- 市場時機存在挑戰,緊張的開發時間可能影響生態初期發展。- 規則復雜,資產名稱長度問題可能增加用戶被釣魚的風險。- 未來兼容性存在疑慮,相比其他協議在L2或BVM方面的布局略顯滯後。
Runes協議解析:底層設計機制、優勢與局限性
深入解讀Runes協議的底層設計機制與局限性
1. Runes(符文)概述
過去一年,web3領域最受關注的熱點無疑是銘文生態的爆發。其起源可追溯至Ordinals協議,該技術爲比特幣上的每個聰賦予唯一序號。Ordinals的核心開發者casey早在去年9月就提交了Runes協議的基礎代碼,但一直未正式上線。這導致一些項目提前分叉該代碼,發行了如RunesAlpha等協議。盡管存在爭議,但短短數月內數億美元的市值增長也展現了Runes協議的巨大潛力。
官方版本的Runes協議預計將於2024年4月20日左右在比特幣主網正式上線。這意味着項目方、錢包提供商以及NFT/FT交易平台將面臨一個重大挑戰:如何在沒有測試網的情況下直接適配主網。
本文將系統梳理Runes項目的底層字段演變,幫助讀者從根本上理解Runes與Brc20、Arc20等FT協議的區別,以便理性評估和參與。
2. 比特幣鏈上數據記錄方式
比特幣上主要有兩種將鏈下數據附加到鏈上的方案:銘刻和蝕刻。
2.1 蝕刻基礎原理
Runes採用的是蝕刻技術,這是一種直接將信息記錄到鏈上的方法。具體來說,是將數據寫入比特幣UTXO(未花費交易輸出)的op-return字段中。這一功能始於2014年Bitcoin Core客戶端0.9版本。OP_RETURN創建了一種可驗證但不可消費的輸出,允許數據存儲在區塊鏈上。
在比特幣區塊瀏覽器中,可以輕鬆看到交易中附加的op-return信息。例如,一個交易的輸出#3可能是一個封閉的圓形矩形,表示它不能被再次轉移或消費。這就像交易的備注區,永久保存在比特幣的存儲空間中,可通過交易哈希索引找到。
2.2 銘刻基礎原理
Ordinals/brc20等協議將元數據嵌入到交易的見證數據中。這一過程通過隔離見證和"向Taproot支付"(P2TR)方式實現,包括提交和揭露兩個階段,需要兩筆交易完成。
P2TR是比特幣2021年Taproot升級引入的交易輸出類型,允許更私密地存儲不同交易條件。具體來說,P2TR地址使用腳本哈希生成,在花費時提供真實腳本(包含銘文數據)。因此,上傳銘文數據需要先生成一個支付到此腳本生成的P2TR地址的UTXO(提交交易),然後在花費這個UTXO時,在見證腳本中提供真實腳本,從而將銘文數據上傳到鏈上(揭露交易)。
Ordinals協議規定,銘文在完成這兩筆交易後,綁定到第一個輸入的第一個聰上。
2.3 兩種數據上鏈方案對比
蝕刻:
銘刻:
3. Runes底層設計解析
3.1 Runes 0.11版本
早期Runes協議字段分爲三部分:edicts(資產轉移信息)、etching(資產部署信息)和burn(銷毀)。
當op_Return中的信息解碼後呈現正確格式的edicts信息時,鏈下解析器會計算用戶資產的轉移情況,output字段指定轉移目標。
etching內容定義了資產部署的主要信息。與ERC721相比,主要區別在於limit和term字段限制了鑄造數量和可鑄造區間。這反映了銘文、符文項目與以太坊智能合約發行資產的根本差異。由於缺乏鏈上智能合約驗證,銘文協議統一定義了資產發行和用戶參與鑄造的方式,以實現公平發射。
3.2 Runes 0.18版本
最新版Runes協議字段分爲四個方面:
edicts:定義資產轉移方向,新增pointer參數用於修改默認轉移方向,以適應多種Runes資產同時轉出的情況,降低編碼量和交易成本。
Mint:新增字段,限制一筆交易只能鑄造一個資產,平衡了技術型和普通用戶的起跑線。
etching:資產部署方式發生重大變化。主要改動包括:
turbo:新增字段,爲未來協議層變更預留。
4. Runes新版協議評價
優點:
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