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爲偶像應援 · Gate送你直達 Token of Love! 🎶
家人們,現在在Gate廣場爲 打 Token of Love CALL,20 張音樂節門票等你來瓜分!🔥
泫雅 / SUECO / DJ KAKA / CLICK#15 —— 你最期待誰?快來一起應援吧!
📌 參與方式(任選,參與越多中獎幾率越高!)
1️⃣ 本帖互動
點讚 & 轉發本帖 + 投票你最愛的藝人
評論區打出 “我在 Gate 廣場爲 Token of Love 打 Call !”
2️⃣ 廣場發帖爲 TA 打 Call
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發帖內容任選:
🎵 最想現場聽到的歌 + 心情宣言
📣 應援口號(例:泫雅女王衝鴨!Gate廣場全員打 Call!)
😎 自制表情包/海報/短視頻(加分項,更容易中獎!)
3️⃣ 推特 / 小紅書發帖打 Call
同樣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內容同上,記得回鏈到表單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008
🎟️ 獎勵安排
廣場優質發帖用戶:8張門票
廣場幸運互動用戶:2張門票
Twitter 優質發帖用戶:5張門票
小紅書優質發帖用戶:5張門票
📌 優質帖文將根據文章豐富度、熱度、創意度綜合評分,禁止小號水貼,原創發帖更易獲獎!
🕒 8
什麼是比特幣遞歸銘文?
遞歸銘文(Recursive inions)是一種基於Ordinals 協議的新型銘文,由Ordinals 的創建者Casey Rodarmor 首次提出,並在6 月份正式更新合併到Ordinals 協議中。
**遞歸銘文與其他BRC 銘文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其“自我引用”的特性,也就是遞歸銘文可以通過一種特殊的語法,去“請求”其他銘文上的內容。 **
由於這種語法(代碼)本身是屬於文字類型,佔用空間非常小,因此可以讓銘文大小可以突破比特幣區塊4 MB的限制,而且用戶也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在比特幣鏈上創建銘文,並實現更加複雜的功能。
同時遞歸銘文可實現讓銘文與銘文之間相互引用,打破了此前每個銘文都是獨立的、沒有關聯的情況,通過可組合的特性,開啟了銘文之間自由組合的可能。
**遞歸銘文是如何工作的? **
在過去,如果要發行一個10K PFP 項目,項目方需要提前準備好10000 張圖片文件,然後通過銘刻的方式將這些圖片一張張上傳到比特幣網絡中,生成所謂的“銘文”。
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工作量非常大之外,由於比特幣網絡的區塊容量限制,每張圖片的大小必須限制在很小的範圍內,以控制銘刻時的成本,這意味著項目方將不得不犧牲圖片的質量。儘管如此,打這樣10000 張圖片實際消耗的費用也是非常高的。
而**遞歸銘文采用的方式則是先從Collection 中提取出所有的特徵進行銘刻,這裡每一個銘文代表圖片中的每一個特徵,然後再建立10000 個遞歸銘文,每一個遞歸銘文利用“/content/”代碼去請求“特徵銘文”上的圖片,最終通過編程將完整的圖片進行呈現。 **
Doodles 上元素特徵(示例)
以以太坊上的Doodles 為例,Doodles 雖然發行有10000 張,但其元素特徵實際上只有265 個,假設放在比特幣網絡上,用遞歸銘文的方法,項目方只要銘刻265 個“特徵銘文”,然後通過排列組合再請求內容的方式,就可以生成這樣的一個10K 的系列圖片。
因此相比於直接銘刻的方式,遞歸銘文采用的方法不僅需要銘刻的圖片數量少,而且佔用的區塊空間也要小得多(特徵圖片體積遠遠小於完整圖片),最終項目方部署以及用戶在鑄造時所需要花費的費用也就大大地降低了。
也有人用“活字印刷”來解釋遞歸銘文—— 在活字印刷以前,印100 頁的書就要刻100 個石板,費時費力,而有了活字印刷,就只要先刻出字庫,再從字庫裡選字進行排版印刷,這裡100 頁的書就是Collection 的完整圖片,字庫就是單獨銘刻出來的“特徵集合”。
另外遞歸銘文的設計思路與我們之前介紹Ordinals 家族時提到的Generative BRC-721(GBRC-721)協議比較相似,不同之處在於遞歸銘文更加底層,未來的應用範圍也更加廣泛。
遞歸銘文的意義
遞歸銘文出現的意義絕**不僅僅是降低費用和節省空間,更大的意義在於其帶來的可組合性,這將讓比特幣生態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
由於遞歸銘文本身錄入的信息是文字(代碼),佔用的空間極小,而請求的數據理論上可以是無限多,因此通過遞歸銘文生成的圖片,在精細程度上無疑遠超基於現有其他協議發行的項目,同時,遞歸銘文突破了比特幣4 MB 的區塊限制,那麼像視頻、3D文件、遊戲等其他大型文件也有了在比特幣網絡發行的可能。
另外既然實現了可組合性,那麼反過來,將銘文進行拆解即類似NFT 碎片化的操作也能成為現實,這也將大大豐富比特幣生態上NFT 的玩法。
而且遞歸銘文通過一段代碼可以從比特幣鏈上的其他“文件庫”請求數據,數據庫可以相互訪問,比特幣將變成一個“局域網”,隨著銘文可組合性的提升,域名將不單單只是鏈接一個地址,而可以掛載更多的東西,那這是否意味著可以基於遞歸銘文建立一個完全去中心化永遠不會關停的網絡了呢?
總而言之,遞歸銘文給比特幣生態的敘事注入了新的生機,但比特幣網絡本身的性能限制依舊是硬傷,遞歸銘文能有多大的影響以及能形成多大的共識依舊是未知數,畢竟就連Ordinals 協議本身都遭到了來自比特幣核心開發者的抵制,不過創新不都是這樣頂著未知和爭議一步步走出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