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加密市场疯狂,比特币表现最为抢眼2024年数字加密市场异常火爆,其中比特币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过去一个月,比特币涨幅超过50%。如此惊人的市场表现背后有何原因?这种疯狂还能持续多久?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任何资产价格上涨都离不开供给减少和需求增加。我们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来分析比特币的走势。随着比特币持续减半,供给侧对其价格的影响逐渐减弱,但我们仍需关注潜在的抛压:## 供给侧分析根据共识,新产生的比特币不到200万枚,且增发速度将再次减半。新增的抛压会在减半后进一步降低。观察矿工账户,长期保持在180万枚以上,显示矿工没有明显的抛售倾向。另一方面,长期持有账户的比特币数量持续增长,目前约为1490万枚。实际高流通的比特币数量有限,市值不到3500亿美元。这解释了为什么日均5亿美元的持续买入能带来比特币价格的大幅上涨。## 需求侧分析需求增加来自多个方面:1. ETF带来的流动性2. 富人持有资产价值增长3. 金融业务比短期投资更具吸引力4. 对基金而言,比特币可以买错但不能错过5. 比特币是流量的核心## ETF:比特币本轮牛市的独特催化剂比特币通过SEC的ETF审批,获得了进入传统金融市场的资格。合规资金终于可以流入比特币,而且在加密世界里,传统金融资金只能流向比特币。比特币的通缩特性使其易于形成投资热潮。只要基金持续买入,比特币价格就会持续上涨,持有比特币的基金回报靠前,就可以吸引更多资金进一步买入。而未持有比特币的基金可能面临业绩压力,甚至资金流出。这种模式在华尔街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运作多年。比特币的特性更适合这种投资游戏。过去一个月,每个交易日平均净买入不到5亿美元,却带来了超过50%的市场涨幅。这在传统金融市场只是很小的买入量。ETF还从流动性角度提高了比特币的价值。2023年全球传统金融规模(包括不动产)达到560万亿。这表明,当前传统金融的流动性足以支撑如此规模的金融资产。比特币的流动性虽然不及传统金融资产,但传统金融接入比特币,无疑可以为其创造更高估值的流动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合规流动性只能流向比特币,不能流向其他数字加密资产。更高的流动性意味着更高的投资价值。只有能够及时变现的资产,才能承载更大的财富。这引出了下一个观点:## 富人偏好的比特币,必然越来越贵根据市场调查,币圈的亿万富翁在牛市中通常大比例持有比特币,而中产或中产以下的币圈人持有比特币的比例通常不超过总仓位的1/4。目前比特币市值占整个加密市场的54.8%。如果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持有的比特币比例远低于这个数字,那么剩余的比特币很可能掌握在富人和机构手中。这里引入马太效应的概念:富人持有的资产会持续上涨,普通人持有的资产可能持续下跌。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必然出现马太效应。富人会越来越富,穷人可能越来越穷。这不仅因为富人可能更聪明、更能干,还因为他们天然拥有更多资源。聪明的人、有用的资源和信息自然会围绕富人寻求合作。只要财富不是纯靠运气获得的,就能形成乘数效应,使富人越来越富。因此,符合富人审美和偏好的东西往往会越来越贵,而符合普通人审美和偏好的东西可能会越来越便宜。在加密货币市场,富人和机构可能会利用非主流币作为工具,而将流动性高的主流代币作为储值工具。财富可能会从普通人冲入小币种,被富人或机构收割后,再流入比特币等主流币。随着比特币流动性的不断提高,它对富人和机构的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大。## 比特币价格不是关键,关键是能否主导比特币金融市场SEC通过比特币现货ETF后,引发了多层面的市场竞争。在美国,多家知名机构正在争夺ETF的领导地位。在全球市场,新加坡、瑞士、香港等多个金融中心也在跟进。机构砸盘的可能性存在,但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如果抛售短期积累的少量比特币,能否再次买回是个未知数。失去ETF背书的比特币现货,不仅意味着发行机构失去手续费收入,也意味着失去对比特币定价的话语权。对应的金融市场将失去对这种"数字黄金"——未来金融压舱石的定价权,以及比特币现货衍生品市场。这对任何国家和金融市场都是战略性的失败。因此,全球传统金融资本难以形成砸盘的共谋,反而可能在不断抢筹的过程中形成投资热潮。## 比特币是华尔街的"铭文"对于低成本、高赔率的资产,适量投资不仅可以显著提高资产组合的收益率,还能控制整体风险。比特币目前在传统金融市场的估值仍然较小,而且与主流资产的相关性不高。因此,对主流基金来说,持有一定比例的比特币是合理的选择。假设2024年比特币成为主流金融市场回报最高的资产,没有配置的基金经理将难以向投资者解释。相反,如果持有1%或2%的比特币,即使不喜欢或亏损,也不会因为比特币的风险过多影响整体业绩,向投资者解释也更容易。## 比特币:华尔街基金经理的隐蔽投资工具比特币的半匿名特性为基金经理提供了一定的操作空间。虽然主流交易平台需要KYC,但线下OTC交易仍然存在。监管机构难以全面监控金融从业者的现货持仓。前面的分析为基金经理投资比特币提供了充分理由。既然少量资本就可能影响比特币价格,那么在有充足客观理由的情况下,基金经理有可能利用公众资金来为自己谋利。## 项目的流量自提效应流量自提是加密货币市场的独特现象,比特币长期受益于此。其他项目为了借助比特币的知名度,不得不宣传比特币的形象,最终将自己运营的流量反向注入比特币。许多山寨币发行时都会讲述比特币的传奇,描述中本聪的神秘与伟大,声称要成为下一个比特币。这种模仿实际上是在为比特币做被动营销和品牌建设。目前,项目竞争更加激烈,比特币上有数十个Layer2项目和数千万个铭文项目,都在尝试从比特币借流量,共同推动比特币的大规模采用。这是比特币生态首次有如此多的项目为其背书,因此今年比特币的流量自提效应可能比往年更强。## 总结与去年相比,市场最大的变量是比特币ETF的获批。分析表明,多种因素都在推动比特币价格上涨。供给减少,需求大增。综上所述,比特币很可能是2024年最具潜力的投资机会。
比特币狂飙50% ETF引爆华尔街新投资热潮
数字加密市场疯狂,比特币表现最为抢眼
2024年数字加密市场异常火爆,其中比特币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过去一个月,比特币涨幅超过50%。如此惊人的市场表现背后有何原因?这种疯狂还能持续多久?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任何资产价格上涨都离不开供给减少和需求增加。我们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来分析比特币的走势。
随着比特币持续减半,供给侧对其价格的影响逐渐减弱,但我们仍需关注潜在的抛压:
供给侧分析
根据共识,新产生的比特币不到200万枚,且增发速度将再次减半。新增的抛压会在减半后进一步降低。观察矿工账户,长期保持在180万枚以上,显示矿工没有明显的抛售倾向。
另一方面,长期持有账户的比特币数量持续增长,目前约为1490万枚。实际高流通的比特币数量有限,市值不到3500亿美元。这解释了为什么日均5亿美元的持续买入能带来比特币价格的大幅上涨。
需求侧分析
需求增加来自多个方面:
ETF:比特币本轮牛市的独特催化剂
比特币通过SEC的ETF审批,获得了进入传统金融市场的资格。合规资金终于可以流入比特币,而且在加密世界里,传统金融资金只能流向比特币。
比特币的通缩特性使其易于形成投资热潮。只要基金持续买入,比特币价格就会持续上涨,持有比特币的基金回报靠前,就可以吸引更多资金进一步买入。而未持有比特币的基金可能面临业绩压力,甚至资金流出。这种模式在华尔街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运作多年。
比特币的特性更适合这种投资游戏。过去一个月,每个交易日平均净买入不到5亿美元,却带来了超过50%的市场涨幅。这在传统金融市场只是很小的买入量。
ETF还从流动性角度提高了比特币的价值。2023年全球传统金融规模(包括不动产)达到560万亿。这表明,当前传统金融的流动性足以支撑如此规模的金融资产。比特币的流动性虽然不及传统金融资产,但传统金融接入比特币,无疑可以为其创造更高估值的流动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合规流动性只能流向比特币,不能流向其他数字加密资产。
更高的流动性意味着更高的投资价值。只有能够及时变现的资产,才能承载更大的财富。这引出了下一个观点:
富人偏好的比特币,必然越来越贵
根据市场调查,币圈的亿万富翁在牛市中通常大比例持有比特币,而中产或中产以下的币圈人持有比特币的比例通常不超过总仓位的1/4。目前比特币市值占整个加密市场的54.8%。如果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持有的比特币比例远低于这个数字,那么剩余的比特币很可能掌握在富人和机构手中。
这里引入马太效应的概念:富人持有的资产会持续上涨,普通人持有的资产可能持续下跌。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必然出现马太效应。富人会越来越富,穷人可能越来越穷。这不仅因为富人可能更聪明、更能干,还因为他们天然拥有更多资源。聪明的人、有用的资源和信息自然会围绕富人寻求合作。只要财富不是纯靠运气获得的,就能形成乘数效应,使富人越来越富。因此,符合富人审美和偏好的东西往往会越来越贵,而符合普通人审美和偏好的东西可能会越来越便宜。
在加密货币市场,富人和机构可能会利用非主流币作为工具,而将流动性高的主流代币作为储值工具。财富可能会从普通人冲入小币种,被富人或机构收割后,再流入比特币等主流币。随着比特币流动性的不断提高,它对富人和机构的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大。
比特币价格不是关键,关键是能否主导比特币金融市场
SEC通过比特币现货ETF后,引发了多层面的市场竞争。在美国,多家知名机构正在争夺ETF的领导地位。在全球市场,新加坡、瑞士、香港等多个金融中心也在跟进。机构砸盘的可能性存在,但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如果抛售短期积累的少量比特币,能否再次买回是个未知数。
失去ETF背书的比特币现货,不仅意味着发行机构失去手续费收入,也意味着失去对比特币定价的话语权。对应的金融市场将失去对这种"数字黄金"——未来金融压舱石的定价权,以及比特币现货衍生品市场。这对任何国家和金融市场都是战略性的失败。
因此,全球传统金融资本难以形成砸盘的共谋,反而可能在不断抢筹的过程中形成投资热潮。
比特币是华尔街的"铭文"
对于低成本、高赔率的资产,适量投资不仅可以显著提高资产组合的收益率,还能控制整体风险。比特币目前在传统金融市场的估值仍然较小,而且与主流资产的相关性不高。因此,对主流基金来说,持有一定比例的比特币是合理的选择。
假设2024年比特币成为主流金融市场回报最高的资产,没有配置的基金经理将难以向投资者解释。相反,如果持有1%或2%的比特币,即使不喜欢或亏损,也不会因为比特币的风险过多影响整体业绩,向投资者解释也更容易。
比特币:华尔街基金经理的隐蔽投资工具
比特币的半匿名特性为基金经理提供了一定的操作空间。虽然主流交易平台需要KYC,但线下OTC交易仍然存在。监管机构难以全面监控金融从业者的现货持仓。
前面的分析为基金经理投资比特币提供了充分理由。既然少量资本就可能影响比特币价格,那么在有充足客观理由的情况下,基金经理有可能利用公众资金来为自己谋利。
项目的流量自提效应
流量自提是加密货币市场的独特现象,比特币长期受益于此。
其他项目为了借助比特币的知名度,不得不宣传比特币的形象,最终将自己运营的流量反向注入比特币。许多山寨币发行时都会讲述比特币的传奇,描述中本聪的神秘与伟大,声称要成为下一个比特币。这种模仿实际上是在为比特币做被动营销和品牌建设。
目前,项目竞争更加激烈,比特币上有数十个Layer2项目和数千万个铭文项目,都在尝试从比特币借流量,共同推动比特币的大规模采用。这是比特币生态首次有如此多的项目为其背书,因此今年比特币的流量自提效应可能比往年更强。
总结
与去年相比,市场最大的变量是比特币ETF的获批。分析表明,多种因素都在推动比特币价格上涨。供给减少,需求大增。
综上所述,比特币很可能是2024年最具潜力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