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10周年:从理想化构想到全球金融基础设施

以太坊创世块十周年:世界计算机神话进行时

2011年,一个17岁的俄裔加拿大少年开始为"比特币周刊"网站撰写文章,每篇报酬5个比特币,相当于每小时1.30美元。这个少年就是Vitalik Buterin,他后来创造的以太坊如今市值4000多亿美元,每年处理超过5万亿美元的交易额。

让我们回顾以太坊创世块启动后的十年,也是区块链行业风起云涌的十年,看它如何从一个青年的想象变成改变数字世界运行逻辑的基础设施,这个过程中技术基础的变革又带来了怎样的上层建筑迁移。

OKX研究院 | 以太坊创世块十周年:世界计算机神话进行时

史前故事 - 比特币是梦想的开始

从比特币启发到以太坊创世者

2013年,比特币价格飙升激发了Vitalik无限遐想,但也让他看到了比特币的局限性。作为《比特币杂志》撰稿人,他发现想让区块链体系超越单纯金融产品是极其困难的。

当时区块链世界中,智能合约还只是一个模糊概念,没有定义、样本和方向。最初的设想是支持一些固定功能的脚本,如简单的多签名、时间锁定,或让参与者根据预设公式分配收益的双方合约。这种脚本语言完全不是图灵完备的,远称不上"世界计算机",更谈不上智能。

Vitalik曾向比特币核心开发人员建议,比特币平台应该有更完善的编程语言。但比特币社区的保守主义与他心中更加通用、开放的区块链愿景产生了根本冲突。当时各个扩展方案都在修修补补,没人敢提出全新设计的解决方案。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改变世界的决定:开发一个新平台。

2013年末,Vitalik在旧金山散步时突然意识到,合约可以被泛化 - 如果是智能合约,它本身就可以是完全成熟的账户,能持有、发送和接收资产,甚至维护永久存储状态。何不进一步设计能执行任意计算的虚拟机呢?

最初的以太坊设计采用了基于寄存器的架构,内置新颖的费用机制:每执行一个计算步骤,合约余额就会下降一点,资金耗尽就停止执行。这是早期"合约付费"模式的雏形,后来演变为"发送者付费"和Gas系统。

2013年末Vitalik撰写了以太坊白皮书,核心是定义目标 - 创建一个通用的去中心化计算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部署和运行去中心化应用程序,不是固定功能的脚本,而是真正图灵完备的计算环境。

然而,从理想愿景到可实现的技术规范还有巨大鸿沟。2014年,Gavin Wood加入成为关键转折点。他编写了著名的《以太坊黄皮书》,这是以太坊虚拟机运作流程的正式技术规范。

白皮书描绘了"为什么"和"是什么",黄皮书则精确定义了"如何做"。这两份文档的结合,带着以太坊从概念走向现实。

OKX研究院 | 以太坊创世块十周年:世界计算机神话进行时

在柏林关键技术决策与演进

2014到2015年,柏林成为以太坊的精神圣地。Vitalik常常活跃在Bitcoin Kiez区域,Room 77餐吧成为早期加密社区聚集地。而在Waldemarstraße 37A办公室,以太坊核心团队日以继夜编写代码。

这个阶段,以太坊协议经历无数次技术迭代:从基于寄存器的架构转向栈式架构,从"合约付费"模式演进为"发送者付费"的Gas系统,从异步内部交易调用改为同步执行,很多决策都有深远影响。

比如,EVM统一256位整数模型,最初是为适配哈希函数和加密算法的常用位宽,并避免溢出风险。虽然当时看似过度保守,但天然适配了DeFi中复杂的高精度数学运算,也规避了JS/float类语言中的精度问题。

还有,如果交易耗尽Gas则整个执行回滚而不是部分完成,这消除了"部分执行攻击"的整个攻击面,成为后来所有智能合约安全性的基石。这个设计还有经济驱动力,一方面合约执行前无法预知所需Gas,另一方面失败会损失,所以发送者更有激励控制成本和行为,避免了盲目发送交易。

团队的技术创造力带来诸多意外惊喜,如Vitalik最初设想异步合约调用模型,但Gavin Wood在实现过程中基于工程与语义一致性考虑,自然采用了同步调用。这个看似无意的偏转,为后来的DeFi可组合性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 - 使得一个合约调用另一个时可以同步返回执行结果,造就了"货币乐高"的可预测性和原子性。

以太坊Defi应用之间互相依存度较高,都不是单一生态,如借贷协议会使用DAI/USDC为抵押品,而稳定币mint模块会调用Chainlink做预言机,不少做市协议会基于Aave、Compound提供杠杆,这一系列联动里同步调用功不可没。但有利有弊,也因为同步调用性能拓展更为困难,后续以太坊不得不选择更复杂的扩容思路。

POW挖矿算法也经过多轮迭代,从Vitalik提出的Dagger算法,到与Thaddeus Dryja合作的Dagger-Hashimoto,再到强调抗ASIC特性的Ethash。这些过程中不断尝试自适应难度、memory-hard结构、随机访问电路等方向。

当然,诸多困难有的有意外之喜,自然也成为了后续的技术债务,在2025年,当Vitalik提出将EVM替换为RISC-V时,他坦言:"以太坊历史上经常没有做到保持简洁(有时是因为我自己的决定),这导致了我们过度的开发支出、各种安全风险,往往是为了追求已被证明是虚幻的好处。"

历史性的一刻:2015年7月30日

2015年7月30日,Vitalik仍然记得那天在柏林办公室的情景:"很多开发者聚集在一起,我们都在看以太坊测试网上的区块计数到1028201,因为这标志着以太坊主网自动启动。我仍然记得我们都坐在那里等待,然后它终于到了这个数字,大约半分钟之后开始生成以太坊区块。"

那一刻,以太坊总共只有不到100名开发者,整个生态系统不过是一个技术实验。第一个去中心化推特应用"EtherTweet"界面简陋得像"莱特兄弟的飞机",每发一条推文都需要支付高昂的链上费用。智能合约还只是少数极客的玩具,DeFi、NFT、Layer 2都只存在于白皮书的想象中。

现在在谷歌地图搜索那个地址,仍然能看到被标注上的"Ethereum Network Launch (30/07/2015)",以及当时以太坊核心早期成员的合影照 - 那是加密历史上最重要的照片之一。

2025年7月30日,当以太坊迎来十周年纪念时,截至2025年上半年:

• 2025年第一季度,创纪录的610万个钱包参与了链上治理投票。

• 以太坊每周增加约350,000个新钱包,这得益于通过Layer 2s加入的用户。

• 截止2025年3月,活跃的以太坊钱包数量达到1.27亿,同比增长22%。

• A在稳定币市场遥遥领先,市值高达821亿美元,占总市值的60.0%。

• 各个Defi协议的TVL(总锁定价值)超过450亿美元。

• Uniswap的日交易量超过21亿美元,Aave和Compound等借贷平台总共持有超过130亿美元的锁定资产。

• 过去12个月内,以太坊在核心存储库中记录了超过28,400次GitHub提交。

• 为以太坊相关项目做出贡献的活跃开发人员数量目前为5,200多名。

还有很多数据笔者不再罗列,在此列举想表达的是,这个曾经只有不到100名开发者参与的"边缘实验",曾经已经成长为Web3世界中最具规模的开发平台和生态系统。

十年间,从每天寥寥无几的交易到年处理5万亿美元的价值流转,从每笔交易数美元的高昂费用到Layer2上不到1美分的微小成本,从耗电如小国的PoW挖矿到比一栋大楼耗电还少的PoS机制,从简陋的EtherTweet演示应用到80%以ETH计价的成熟DeFi生态 -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承载着无数开发者的不懈努力和用户的信任选择。而当美国SEC批准9家ETH现货ETF、首日交易量突破10亿美元时,这个曾经的"加密货币边缘实验"已经成为全球排得上前列的大规模资产,在主流金融体系的核心,引起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然而,从柏林办公室的少年到新一代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缔造者,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十年间,以太坊经历了技术升级的阵痛、黑客攻击的考验、市场周期的洗礼,以及无数次关乎生死存亡的关键抉择。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重塑,每一次升级都是一次蜕变,每一次争议都是一次成长。正是这些跌宕起伏的关键节点,塑造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以太坊。

让我们回到那些决定性的时刻,重新审视这个传奇是如何在风雨中铸就的。

OKX研究院 | 以太坊创世块十周年:世界计算机神话进行时

十年征程 - 关键节点与演进逻辑

2015-2017:从创世到硬分叉与ICO狂潮

以太坊主网启动的那个夏日,标志着智能合约时代的开始。

早期的以太坊像是一个实验性的技术展示平台,而非真正可用的产品。网络中运行的大多是简单的demo应用 - 比如EtherTweet(一个去中心化的Twitter克隆)、WeiFund(众筹平台)以及各种简陋的投票合约。

Gas价格的不稳定让每次交互都像一场赌博,有时候1小时都无法上链。对开发者更令人头疼的是,Solidity语言还极不成熟,编译器经常出现奇怪的bug(比如variable shadowing、stack overflow、跳转逻辑错误),智能合约的安全性经常依赖于开发者的个人经验。

尽管技术不成熟,但以太坊社区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理想主义热情。每周的开发者会议总是挤满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程序员,他们讨论着如何用智能合约重构整个世界 - 从自治组织到预测市场,从身份系统到供应链管理,如今看来,确实遍地开花。而且这种乐观情绪中夹杂着一种近乎强烈的信念:代码即法律,数学即真理,去中心化即自由。

带着这种情绪,2016年5月,一个名为"The DAO"的项目在以太坊上线,它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众筹实验"。短短28天内筹集了价值1.5亿美元的ETH(占全网14%-15%),成为当时世界上资金规模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

这时,巨大的危机悄然到来。6月17日,一名黑客利用The DAO智能合约中的重入攻击(Reentrancy Attack)漏洞,成功窃

ETH1.43%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元宇宙资深流浪汉vip
· 4小时前
咋不写写V神当年饿不饿啊
回复0
幽灵钱包侦探vip
· 4小时前
现在BTC涨 当年咋不认识V神
回复0
币圈相声社vip
· 4小时前
我当年要是给V神投稿 现在就不用在这给大家说相声了
回复0
薛定谔的矿工vip
· 4小时前
你是矿池最亮的仔好吧
回复0
空投追逐者vip
· 4小时前
V神你可太牛了吧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