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智:Web3项目成功的关键与TGE前后策略

群体心智:Web3项目的关键竞争力

1981年,16岁的释永信进入了当时几乎被遗忘的少林寺。那时寺里仅有9位僧人,靠种地和香火艰难度日。转折点出现在一年后:一部功夫电影的热映让这座古寺一夜之间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释永信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次"心智红利"。虽然他并非发明功夫或武艺最高强的人,却完成了一次跨时代的品牌定位:他将"少林寺等同于中国功夫"的观念,深深烙印在了全球观众的脑海中。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他系统整理武术典籍、推动表演走向国际、开展文化传播、打造商业授权,从一个宗教场所出发,把少林打造成了全球"功夫认知"的入口。更重要的是,这种认知并不止于"文化影响",而最终变现为实际收益:门票、知识产权、房地产、无形资产管理等。认知成了商业的入口。

这就是"群体心智"的力量:当你在用户脑海中留下明确、唯一的标签,你就有资格讲故事、定价格,并长期存在。

群体心智与Web3项目的密切关系

释永信的案例之所以值得Web3项目学习,不是因为他懂直播或文化IP,而是因为他完成了一件几乎所有Web3项目都在努力却极少做到的事:在全球用户心中,绑定了一个关键词的定义权。

Web2关注的是业务,看重的是市场占有率。而Web3项目更应该重视:"群体心智占有"的作用远大于"实际市场占有率"。

"关注群体心智"贯穿了项目从0到1的每个阶段,尤其是在代币生成事件(TGE)这个关键节点。TGE后有了流动性,项目的运行逻辑会彻底改变。你不再只是讲故事、拉关注,而是要面对真实市场的定价、套利和博弈。这种转变非常剧烈,一旦准备不足,前期所有的热度和期待都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瓦解。

因此,项目方必须提前思考:在TGE之前,你到底该抢占什么样的用户心智?该讲怎样的叙事?该把自己摆在用户脑海中的哪个位置?

TGE前,项目方该如何构建"群体心智"?

对大多数Web3项目而言,TGE是首次登上公开市场的舞台。但真正决定成败的,其实是TGE之前的准备。这个阶段是抢占用户心智的黄金窗口。它不仅关乎代币能否顺利上线,更关乎你能否借助这次"集体注意力时刻",在用户脑海中种下一个可被长期记住的认知标签。

如何通过这段时间,把项目定位讲清楚、建立信任、稳定预期,决定了能否收获真正有价值的早期参与者。否则等来的可能不是启动,而是终结。

建议还没进行TGE的项目,先做一次"心智三问"自查:

1. 你在用户心中属于哪个层级?

你是这个赛道的头部选手还是边缘项目?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公式:

用户对你项目的层级认知 = 对你TGE的预期值 = 愿意投入多少时间关注你 = 你真实的数据表现等

你真实的数据表现和用户参与度,往往是用户主观判断你"值不值得押注"的外在表现。这些并不完全来自你做了什么,更多来自你"看起来是第几梯队的"。

2. 用户到底记住了你什么?

这可能是Web3创业者最常高估自己的一点。很多团队在讲解项目时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但听完二十分钟后,还是会有人问:"所以你们的爆点是什么?"

现实很残酷。在这个注意力高度分散的市场,每天有无数项目宣传,不要指望用户真正读懂你。他们只会记住能引发联想、激发情绪的那几个关键词。所以你一定要做减法,把所有内容最终提炼成用户可以"带走"的三件事:容易记忆、能激发盈利想象、与未来爆发潜力相关。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是大多数项目最缺乏的能力。

3. 群体信任是否稳固?

如何打造一个受用户信任的项目?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也是最容易被击破的一层。

即使你技术强、叙事好,一旦用户对你的形象、团队、行为模式产生质疑,信任一旦崩塌,心智就会自动脱离。

信任崩塌往往不是因为重大事件,而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累积而成。比如,用户提问没人回应,多次询问都石沉大海;原定的奖励发放一再拖延,甚至没有解释;社区出现质疑声,团队却集体沉默,或冷冷回应"我们会内部讨论";有时候,外界看项目说得头头是道,背后却被传"这只是一轮套利局"。

这些事每一件看起来都不大,但正是这种"言行不一"的感觉,会逐渐击穿用户最初的信任感,尤其是那批最早的支持者。他们本是你最宝贵的资产,是真心相信你故事的人,但一旦信任出现裂痕,他们离场最快,也最不会回头。

正如全世界提到中国功夫,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咏春、八极、太极,而是:少林。咏春拳并不差,但它没有迎来它的释永信。你要成为那个为项目建立集体心智的人。

TGE后,项目正式进入"金融标的"状态

TGE后,项目不再只是产品、愿景、故事,而是成为了一个有价格、有流动性、有二级交易的金融资产。你是否值钱、值不值得买、能否上涨,开始以最公开、最冷酷的方式被验证。

首先变化的是用户结构。那些曾经陪你讲理想、参与测试网、活跃社区的早期用户,身份也发生了转变。他们现在既是使用者,也是交易者。而更大一波交易者,此刻才刚刚进场。他们不是来"听你讲故事"的,而是来问一个更直接的问题:"你这个币,有没有赚钱机会?"

Web3很少有"产品无可替代"的。即使你做得比竞品好20%、30%,只要币价没有波动、市场没有行情,你依然会被迅速抛弃。用户不会给你时间和耐心去成长,他们会立即去追逐那个"看起来更能涨"的项目。

因此,项目方必须正面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别人要买你的币?

这背后,其实对应着三类典型的用户心智模型:

初级玩家:我产品好。用户:好不好不重要,反正我不敢买。

这类项目最常见的心理是:"我们技术领先、产品体验好、团队很认真"。但市场不会因为你努力就给予回报。

用户的反应通常是:"你说得再好,有波动吗?没有?那我不敢买。"

这是典型的"产品价值和金融价值割裂"。在Web3,只有产品,没有价格弹性,是无法支撑用户信任的。你可以是建设者,但在用户眼里,你只是一个"没有预期差的币"。

现实是,产品体验早已不是稀缺品,但能调动注意力的价格预期才是。

所以你需要明白:你以为自己是在构建产品,其实你在竞争的是金融情绪的心智入口。

中级玩家:我有利好,我拉盘 用户:短期投机一下,获利就撤

Web3绝大多数用户是短平快的投机者。他们也不奢望长期共建,但只要你有拉盘、有节奏、有利好,他们就会进场参与。

他们不是信仰者,更不是社区布道者。但只要你制造了"可交易性",他们就会进场做一轮。

这不是坏事。相反,这说明你有"动静"了。用户知道你是一个可以做波段的项目,即使不能长期持有,也值得关注。

只要你能成功拉升几次,市场就会开始认为你是个"有行情"的币。你的代币会被加入用户的关注列表,会有一批人专门等待你下一次行动。

从无人关注 → 有人参与 → 有人持续关注,这就是Web3中"价格弹性心智"逐步建立的过程。

高级玩家:让用户觉得"这个币值得留着,卖掉就上不去车了"

最理想、也是最难建立的用户心智,是当用户在清仓时,主动保留你的币。他们心中浮现的不是"能不能赚快钱",而是:"这个项目,下一轮我可能还用得上。" "这个币,一旦涨了我可能就买不回来了。"

要达到这个层级,项目必须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信任 × 预期 × 反馈"循环,至少满足四个条件:

· 项目长期方向清晰,叙事不会反复无常; · 产品进展有节奏,用户能看到希望; · 项目方有利好,币价不疲软 · 币价有韧性,能形成"上涨还有故事、下跌也能再拉升"的情绪弹性;

这种代币不一定天天暴涨,但用户心里知道,"你是值得长期参与的资产",自然会保留仓位、传播、维护。

SUI:一个心智反转的真实案例

以最近被列入长期投资标的的$SUI为例。

SUI拥有豪华团队背景,数十亿美元的一级市场估值也成为各大投资机构争相追逐的对象。坦率地说,在代币生成初期,SUI的表现并不理想,社区普遍感觉项目方高傲自大,与社区疏离。直到一年半前,SUI突然意识到了社区的重要性,一方面继续推动生态建设,一方面加强社区运营。

之后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SUI在市场心智层面迅速成为了"小SOL",跻身用户愿意长期持有的资产名单。

实际上,SUI在今年夏天已经经历了两件对市场信心构成考验的事件:一是5月底生态项目遭遇安全事故,导致约2.23亿美元的流动性池被耗尽;二是7月初迎来4400万枚、价值近2亿美元的大额代币解锁,是整个季度最大的释放之一。

按照常规发展,这种连续的负面事件本应导致价格崩盘和社区情绪崩溃。但结果却相反:SUI不仅没有被市场抛弃,反而在前天涨到了4.39美元,创下了今年2月以来的新高,成为板块内最具交易热度的项目之一。

为什么它能扛住?关键不仅在于SUI团队对黑客事件等负面情况没有回避、而是迅速承担责任。更重要的是,SUI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实际行动逐渐改变了用户对它的认知,将原本被批评为"高傲冷漠"的形象,一点点转变成了一个"值得信任、能长期押注"的项目。

以生态项目遭遇攻击为例,虽然这是由第三方智能合约引发的风险,SUI并非直接责任方。但团队并没有推卸责任,不仅立即暂停相关合约、冻结涉事钱包、联合验证节点发起投票,还与基金会合作安排贷款,筹集补偿资金并承诺"全额赔付"受害者。最终90.9%的验证人投票支持释放1.62亿美元冻结资产,赔偿方案顺利通过。

整个过程透明、迅速、执行力强,也让外界不止一次真正认识到:这个团队在关键时刻,是能够承担责任、愿意兜底的。

它给大家展示的是:只要你前期建立了清晰的心智锚点,并在代币生成后持续兑现,市场是会给你时间和空间的。

信任,是唯一值得押注的方向

很多项目

SUI0.61%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币圈相声社vip
· 15小时前
少林寺这波操作我只能说典型的韭菜收割二段跳
回复0
GateUser-beba108dvip
· 08-10 02:51
营销鬼才老和尚
回复0
测试网游民vip
· 08-10 02:38
挖到宝了 别人都在学kol
回复0
GasFee_Crybabyvip
· 08-10 02:37
品牌营销也能玩明白 牛逼啊僧人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