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熱開啓,助力 PUMP 公募上線!
Solana 爆火項目 Pump.Fun($PUMP)現已登入 Gate 平台開啓公開發售!
參與 Gate廣場創作者活動,釋放內容力量,贏取獎勵!
📅 活動時間: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動總獎池:$500 USDT 等值代幣獎勵
✅ 活動一:創作廣場貼文,贏取優質內容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參與方式: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的原創貼文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必須帶上話題標籤: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
二等獎(2名):$50
三等獎(10名):$10
📋 評選維度:Gate平台相關性、內容質量、互動量(點讚+評論)等綜合指標;參與認購的截圖的截圖、經驗分享優先;
✅ 活動二:發推同步傳播,贏傳播力獎勵
📌 參與方式:在 X(推特)上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使用標籤: #PumpFun # Gate
發布後填寫登記表登記回鏈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獎勵設置:傳播影響力前 10 名用戶,瓜分 $2
解密加密貨幣金字塔:行業結構、資本流向與成功之路
深入解析加密貨幣行業的生態鏈和發展路徑
加密貨幣行業可以被比作一個金字塔結構,分爲上中下三個層次,每個層次又細分爲三個級別。想要在這個行業中向上攀升並非易事,通常需要更高層級人士的助力才能實現突破。
行業結構
上三層:決策者
第一層是華爾街的巨頭們,他們從2020年開始進入這個市場。
第二層包括某些大型交易平台和頂級孵化器。這些機構在項目投資上動輒數千萬美元,有時甚至上億。
第三層是一些知名的頂級基金,韓國頂級交易所,以及次一級的交易平台老板等。
這些高層人士負責制定行業規則,創造熱點話題。他們策劃了2020年的DeFi熱潮等重大事件,並通過下屬傳播出去。
中三層:信息傳遞者
第四層主要是一些大型孵化器和頂級量化資金的負責人。要在這一層站穩腳跟,至少需要掌握1億美元的現金。
第五、六層是逐級往下的延伸。第五層是第四層的下屬,第六層則是第五層的下屬。這些層級主要由各種規模的孵化基金和交易所構成。
第六層往往是大多數散戶努力的終點。可能是大型基金的總監,掌控着數千萬美元資金,在圈內有一定影響力和粉絲羣。
這三個層級的主要職責是將上層的概念傳遞給下層的投資者。
下三層:普通參與者
這裏主要是普通散戶和C端用戶,他們往往扮演接盤的角色。
整個行業的運作模式是:上層創造,中層傳遞,下層接盤。
東西方資本的差異
有趣的是,東西方資本在這個市場中幾乎是兩個平行世界。例如,去年十月開始,東方資本關注比特幣二層和衍生品,而西方則專注於深度學習(Deepin)。
這兩個概念之間存在壁壘。東方的比特幣二層項目很難得到某些大型交易平台的支持。沒有西方資本的加持,項目規模難以擴大,東方資本也難以實現二次接盤。西方的深度學習項目同樣如此,前期融資基本不讓東方資本參與,導致傳播鏈斷裂,東方散戶無法接盤。
如果能打通這種信息壁壘,就有可能獲得套利機會。比如將中國市場飽和的概念引入韓國,但這需要認識當地有影響力的人士,並說服他們投資其他地區已經過時的概念,然後再找到一批當地投資者。
聽起來簡單,實際操作卻極爲困難。這個行業的信息高度封閉,參加各種會議往往收效甚微。不同圈子的人相互封閉,外人很難介入。如何打入這些圈子,完全取決於個人能力。
如何進入加密貨幣行業
要在這個行業取得成功,首要條件是對行業有真正的興趣。僅僅爲了賺錢而來,很難達到高層次。這個行業涵蓋面廣,一定能找到你感興趣的領域。找到後就要深入研究。
這是一個長板效應明顯的行業。找到你感興趣的方向,再尋找一個在這方面有豐富經驗的大佬建立聯繫。人們通常願意幫助與自己志同道路的人。
對於想快速進入這個圈子的年輕人,建議多參加線下活動。觀察每個場合中的關鍵人物,他們是正面還是負面形象。有些人認識很多人,但普遍評價不佳,這種人很常見。而有些人能夠在各種場合遊刃有餘,傳遞有價值的信息,這種人往往未來可期。
在找工作時,建議選擇四五六層的重要崗位,或者有潛力升至重要位置的工作。去第三層的邊緣崗位,不如去四五六層。七層的一些小交易所或KOL助理之類的工作,意義不大。選擇工作時首先要看老板,確保他有足夠的資金和成功經驗。那些因爲賺了幾千萬就膨脹的人,不適合做老板,最多只能當個普通員工。
無論選擇哪個方向,都要盡快找到有自己成功模式的大佬,或者與你志同道合的年輕人。
代幣模型與投資人關係
做項目時要明白,早期投資人與你是站在同一陣線的。他們投資是爲了獲得回報,而你發行代幣空投是爲了達成運營目標。這是兩個不同層面的事情:一個是資本層面的進退,一個是運營層面的策略。
有些項目能在大型交易平台上進行空投,是因爲他們有資源能與平台達成合作。他們是先確保了與交易平台的合作,獲得了龐大的用戶基礎,然後才設計空投模型。這個順序是很重要的,不是先空投吸引用戶,再上大平台。
所以,關鍵在於獲得行業重要人士的認可,這樣項目就離成功不遠了。怎麼做到這一點?把早期投資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保證支持你的人能賺到錢。記住一個原則:對重要投資者要慷慨,對普通投資者要公平。
具體操作時,要調動投資人的積極性,將他們緊密綁定到你的項目上,擴大影響力。不僅要做好空投,還要善於描繪未來願景。要同時爲投資人和用戶描繪美好前景,這需要很高的運營能力。
畫好藍圖後,要吸引更多不認識的資本進來。但要遵守一個潛規則:直接投資你的人不能虧損,而他們介紹的人可以承擔風險。這是業內不成文的規矩。即使你通過某人介紹割了他朋友的韭菜,他的朋友也不會怪罪介紹人,因爲投資決策肯定是經過深入考慮的。你要搞清楚哪些人可以承擔風險,哪些人不能。
當你的項目規模擴大,把身邊的人都照顧好之後,就只針對普通散戶了。散戶與你沒有直接聯繫,他們虧損與你無關。大多數參與加密貨幣投資的人都是用閒錢,比如拿總資產的10%來投資,或者拿月收入的10%來玩,虧了也無所謂。
你要針對這類人,不要動你直接接觸的第一層關係網。總之就是:盡量保證身邊人的利益,多結交有實力的朋友,然後針對他們周圍的人。這才是正確的方法。
用戶關係與投資策略
如果用戶關係處理不好,代幣一發行就可能無人問津。比如一些AI相關的代幣或挖礦代幣,如果空投預期處理不當,上線後可能就沒人買,很快就會被拋售。這樣連早期投資人的利益都無法保障。
拿某交易平台上的項目舉例,比如BounceBit。我們公司看好restaking這個領域,在上面投入了不少資金。但BounceBit給我們的回報比例很低,一個比特幣一個月只有約100美元。這說明什麼?項目方沒有把大量資金用於接收空投,手裏應該還有不少儲備。
普通投資者可能會認爲項目方很愚蠢,給的太少,因此不願意參與,導致價格下跌。但我們這些業內人士知道,項目方其實有能力接盤。等市場情緒到位後,就可以在低點大量買入。
早期風投能獲得什麼?他們能準確知道項目方釋放了多少籌碼,手裏還有多少現金,公布的代幣經濟學模型哪些是真實的。作爲風投,肯定會準備更多資金在二級市場抄底,知道什麼時候該買入。
再說說TIA和TICO這兩個項目,我們都參與了投資。TIA在場外交易市場被炒到3美元多,散戶肯定會虧損。爲什麼?因爲第一輪融資價格才0.015美元,差距太大了。那麼價格會在哪裏?大概在場外交易市場基準價1-2美元左右。當價格低於2美元時,我們就大量買入,買了幾百萬美元。後來漲到十幾美元,賺了上千萬美元。這就是給項目方一個交代。
投資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如果你不投資,根本不會知道第一輪融資價格是0.015美元,第二輪是0.5美元。只有投資了才能獲得內部信息。成熟的投資者應該知道從哪裏賺錢,不是非得在六個月內翻倍。關鍵是在項目上線時該如何操作才能獲利。
如果散戶不接盤,那很可能是營銷部門的問題,要麼是操作不當,要麼是資源不足。不太可能是投資環節出問題。散戶很難不接盤的。大型孵化器標配就是入股媒體公司,控制幾十個KOL,掌握一些基金,成爲其他基金的有限合夥人。
我們這個層級的人,肯定要成爲更高層級基金的有限合夥人。投個500萬美元,期限五年,能看財務報表,有提建議的權利。這才是大型孵化器應該做的。
如果你只是小股東或者新人,那就只能面向散戶了。需要一步步摸索,經歷足夠多的挫折才能找到方法論。然後用這個方法論,帶着你的資金和團隊去向上社交,找大佬帶你。這才是正確的定位。
不要去一個個找KOL,花幾百上千美元做推廣。這樣把錢都花在宣傳上,就沒錢拉升價格做實事了。怎麼給投資方一個交代?在項目還不成熟的時候用身邊人的錢,很容易失敗。
年輕人如何脫穎而出
現在的大學生大多認爲:"我要好好工作,努力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但實際上,這與我們那個年代的思維差距很大。
我們剛開始工作時,根本沒什麼錢。坐地鐵要三塊錢,公交車要一塊錢,我寧願早起一小時,就爲了省這兩塊錢。爲了省一點小錢,能忍住不喫東西。你們這一代人沒經歷過這種苦,所以也就無法忍受那麼多苦。
現在的大學生會想:"我家裏條件還不錯,隨便在金融行業找個工作,一年也能賺個二三十萬。我爲什麼要受這個氣,喫這麼多苦?"這種心態,就影響了大家往前衝的動力。
那麼年輕人怎麼脫穎而出呢?就是在各個方面都要比別人強那麼一點點。首先是認知,你了解的東西要比同齡人多。尤其是男生,年輕時最重要的不是錢多位置高,而是見過多少世面,親身經歷過多少。你的視野決定了你未來的高度。
然後是情商。不是說要天天哄領導開心,叫哥長叫哥短的。真正的情商是讓領導看到你能給他帶來多少利益,覺得跟你相處舒服。領導需要的是看到你未來五年十年能帶來多少收益,以及你的忠誠度和善良品質。
再之後才是專業技能、學習能力這些。說白了,智商正常、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學習能力、領悟能力都差不多。在我們公司培養一個月,整個行業怎麼運作基本就學完了。
最重要的其實是人品。我們這行業,包括我的兄弟們,大家看重的就是人品,就是能不能創造情義價值、利益價值。
至於什麼時候自己出來創業,其實跟着大佬幹和自己創業並不矛盾。真正對你好的人,看到你有能力,一定會給你機會。你背後有人支持,更有底氣。比如說,帶你去個飯局認識人,可能一頓飯的功失,你的項目就拉到投資了。
這種關係是互惠的。你是我的資源,我也是你的資源。我身邊有優秀的年輕人,別人會覺得我這人不錯能被年輕人認可,沒被時代拋棄。這樣在商業談判中我就能取得更大的優勢。
我更希望找那種能信任、能帶來共贏的員工或合作者。
現在的年輕人確實跟以前不太一樣了。可能是因爲家庭條件好了,沒那麼渴望